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我为什么要从事金融行业

已有 890 次阅读  2011-03-13 20:35   标签中国经济  资本市场  证券市场  历史  大学 
我为什么要从事金融行业


对于金融行业,其实曾经很近,因为当初考上大学报读专业时选的专业就是金融专业,可惜被调济了。虽然身处财经院校,各个专业都会学一些经济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是皮毛而已。

仔细思考我为什么要从事金融行业这一问题,我得出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是我对这个行业的极大兴趣。课堂上学习过《证券市场与分析》,与同学们也一同投进了股市,加之在一份证券周刊实习过,可以说也有过一些实际经验。然而面临的困难是如大多散户一样缺乏自己的判断,对于股市里的各种小道消息听风就是雨。这是一种盲目的感觉,我希望日后从事金融行业,能够系统地进行学习,让自己明白复杂的资本经济背后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金融行业是一个行业前景非常好的行业。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内资本市场必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高速发展。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都是人们翘首以盼的,我希望能够进入金融行业亲自经历这些历史机遇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

第三,给自己一个梦想。对于快毕业也还没找到工作的人,再说这些梦想,也许会遭到无情的鄙视。不过,理想是一种动力,理想是一种可能的存在。此时,我感觉自己选择走向这个实习岗位,颇似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如果你没看过,强烈推荐!)当中的一些情形。如果能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机会,我必然能够保证像电影中主人公一样的精神来面对。

现在我有这么一个梦想。

范文二

我为什么要选择金融行业


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人生战略,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职业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我适合读什么专业?”一直是个令当代大学生困惑的问题,我也常常被师弟师妹问到,他(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等等问题,他们开始对自己未来该从事什么行业而担忧,从他们眼里我看到的是迷茫。当然,他还不知道,原来希望已经在他们身上慢慢突显,因为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开始思考并定位自己的职业人生,开始“长大”了。

我的职业定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无知到迷茫到探索最后到认知的过程。我没有现在很多师弟师妹幸运,刚来大学的我除了那股小劲之外就一无所有。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知道要努力向前迈进。现在细心想起,我的职业定位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兴趣的扩展期。大一的时候就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课内、外活动,不断增值自己,开始积累经验。

第二阶段:能力的培养期。在活动中使自己的管理能力得到锻炼,人也慢慢成熟,也开始有职业规划的念头,但也是最迷茫的时候。这个时候大概上大二。

第三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期。这时候就是大三了。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一些实践活动组织策划,发现自己对金融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这时候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我兴趣和管理协调能力都有一定的积累,于是,我就真正开始思考过去展望未来,定位我的职业,根据当时的情况,我列出了能把握的信息:1)肯定自己对金融业有浓烈的兴趣;2)喜欢上舞台,喜欢营销自己;3)学生干部的实践中得知的喜欢管理型的工作。4)上进又有点内向。于是从上面可以基本得出我选择的工作可以是金融、营销或管理类的,但是当我进大四后,才慢慢更加肯定,金融行业是自己最好的选择,所以大四是我对职业定位的认知阶段。

第四阶段:职业的定位阶段。我选则金融行业的理由:1)热爱金融行业,当人这热爱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四年的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老师的影响,实践的陶冶等等不断的积累形成。2)金融行业尤其是理财行业是个服务型的行业,不但营销金融产品的同时还要把自己营销出去,这跟我的营销自己的性格相似。3)金融行业,尤其是行业市场大,发展前景好,有挑战性。等等。

当我决定了选择金融行业的时候,我就开始进一步定位自己的职业。金融有三大板块:证券、保险、银行。哪个版块进人都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但是那个更合适自己呢。我想由于保险门槛低开头难,证券有受市场好坏影响的明显性,我最终得出,银行才是我目前实现理想的第一步。银行业是我职业发展的最好平台。

以上就是我就得出自己的职业定位的过程。



面试经历

跟别人一样,我的面试生活从大四第一学期就开始了,还记得我参加的第一场招聘会是11月底在暨南大学举办的银行专场招聘会。还是跟别人一样,我对自己的方向有了一定的把握,首先自己专修金融投资理财方向并对投资理财有很大的兴趣,投身金融行业甚至投身金融投资理财领域是我最好不过的选择,但是由于保险门槛低开头难,证券有受市场好坏影响的明显性,我最终得出,银行是我目前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跟别人一样,尽管有了自己方向的把握,但是还忍不住去进行额外的尝试,于是我也曾面试过国企如格力电器等,也面试过民企如广州博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碧桂园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的证券公司如联合证券、民生证券等等和一些保险公司如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等等,私企亦然。但正是这些额外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投身金融行业,把银行当作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是最好的选择。下面是我参加银行面试的一些经历:
在我国,银行有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我没有打算到外资,所以我面试的都是本土的银行。但相信大家都知道,本土的银行也有不少种类,如国有的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乡村银行等等,当然上面还没有提到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的银行。对我们来说选择还真不少,但是其实它们招聘的方法和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暨南大学的银行专场上我已经投了国有四大银行的简历,除了农行之外都有面试的机会,但是我都没有参加,因为那个时候我忙着一个银行的面试,这个银行也将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经历:东莞商业银行的面试经历。
东莞商业银行的面试可以说是我经历最长的面试,时间维持两个星期,共四次面试,加上招聘会简历投放那次面试的话,就是5次面试,后来听说有些专业要参加7次面试的,才知道自己并不是长的那批。因为当时才刚刚开始找工作,精力充沛,所以很乐意接受长时间的面试。第一次面试是在广外的招聘会上,我投简历的时候简单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后,面试官显得很满意,就当场暗示我等复试通知。大概一个月过后,我接到了复试和笔试通知,但面试和笔试时间分别安排在两天内,于是开始了我艰苦的东莞面试之旅。第一天我早上6点起床坐车到东莞,之后的几次也是这样,除此面试时间不到3分钟,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问了我一个问题:比起本地人,我们外地人有什么优势。笔试安排在第二天下午,我到家住了一晚,那时还真谢谢威财,不然还要回广州,得第二天赶过来。第二天的笔试顺利完成,时间充足,题目综合,有作文,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但是要求不高,一般没问题。当我以为笔试之后就只有等结果的时候,面试官面带微笑对我们说,接下来两天后还有一个小组讨论,之后还有一个最后的面试。我无奈,看来还要过来东莞两次。正如所想,我之后还来东莞两次,两次的面试感觉就是很无聊,每次都摸不透他想要什么人。这跟地方性商业银行垄断性有关,管理方面难免有缺陷,但待遇不能少看。
接下来我还参加了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和建设银行佛山分行的面试和笔试。交通银行是笔试安排在07年12月24日,那是我已经回家,当我说我已经在家能不能把笔试安排后面的时候被那边一句话压住了:你家到广州又不塞车!所以我只能又从家赶出广州参加笔试,车票比平时贵了差不多一倍,回来的时候还等车等了4个小时。还好,那样的经历我倒觉得蛮好玩的。交通银行广州分行面试按排在春节过后,四人一组,先是一分钟自我介绍,接下来是两道抢答题,抢在前面的两个才有回答的机会。我是第一组第一个,有5个面试官,面试的第一题是:假如你在工作岗位上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合适这样的岗位你会怎么办?第二题是:如果你领导昨天叫你发一封重要邮件给张三,但是第二天他问你邮件发给李四没有,你又会怎么做。这些题目都是考察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什么人就说什么话,第一次我抢在第二回答,因为第一题答的不错,第二题面试官都朝着我看,于是很自然我第一个回答了第二题。交行的面试很顺利的就过去了,接下来就等结果,基本没问题。
还有建设银行笔试和面试,我特别喜欢建设银行的招聘风格,当天了断式,早上笔试,下午面试。早上笔试感觉不错,内容都是些行政能力测试,下午面试就有点马虎,共有6个面试官,8个人一组进去,就每人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就完了,很形式,可能主要是看笔试成绩。
当然还有中国银行的笔试,中国银行的笔试最难,时间要4个半小时,最英语要求特别高,因为中国银行主要搞外汇业务,考试题量也特别多,时间很紧。所以中国银行笔试过了机会尤其大。当然四大银行还有农业银行很重视成绩,记得我暨南大学银行专场的时候面试农业银行的时候,面试官老盯我成绩问,还问我考不考研究生,因为那是我第一次面试,回答很一般。
当然要想学东西讲实力的企业莫过于一些证券公司,比如我面试广发期货的时候,面试官很直接就问:你够不够胆?一年不拿工资干不干?等等话来刁难。他就看你敢不敢拼。
最后我考上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笔试和面试最严格,要的人数不多,竞争大,当时我也跟着班上的同学一起报名了。考试的题目以专业知识为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人不难回答。中国银行的面试安排在春节之前,一样很正式,4个面试官,我面试的职位是金融,问了我3个问题:1、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为什么报人行;2、案例分析,一个员工在工作上表现很优秀,工作业绩好,但是到年末选举优秀员工的时候,却大部分同事投反对票,对这种现象说说你的看法;3、分析我国2008年为什么要采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整个面试过程控制在10分钟,我感觉回答得不错。人行的结果在08年的3月份出来。
大四这段时间,我的面试经历还是相当丰富,去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同的面试官,接触过不一样的文化氛围,给我的感觉是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容易,尽管你很有能力,但不一定有很好运气,需要自己不断的努力,但是说要找一份工作却远远没有想象的难,社会上的职位多着,就看你肯不肯做,敢不敢博。
总之大家加油!祝你们前程似锦!


范文三

我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第三次创业的优与虑
25岁的我,作为一个事业机关的公务员,根据自己的性格,倾向和背景。认为自己在政治上不可能有所作为,特别是在第一次有意无意的推选副乡长候选人的竞选中,由于是民意而不是官意,结果可想而知。这一段珍贵的片段,让我今后正确去看待国情,理解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性具有极大的领悟力。浅层说,党的意志力就是竞争力。深层的这里就不多言。用老子的话即为:“道可道,非常道”。决定采取老子哲学“不争”。
那去向何方,才能做到不争的同时善胜?!
经过一年时间的恍恍惚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对经济兴趣有家庭的基因,父亲是78年开始搞企业的,我是长子,自然要与父亲共同为经济而奋斗。这种过程一直延续到今天为止9年。所以决定下海,当然反对声挺强,学而优择仕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强烈。虽然福建是最早开放的省份。当我看准政府在旧城改造中的强烈愿望,毅然和同窗阿银,袋里揣着1000元下海了搞房地产。从拆迁到规划,施工,销售全程挂阵。经过两年的艰苦卓越努力,终于在93年春节前,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的作品“泰山大厦”封顶,我站在楼顶流下了成年后第一次泪,并呐喊着:“三十而立,三十而立,我立起来了!”那年我28岁。虽然,由于没有管理经验及高利息融资,没有什么利润,但成功了。
当我正春风得意大展宏图时,房地产随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开始出现经济紧缩,进入最悲壮的漫漫长夜。壮志在等待中消耗,在挣扎中流泪,但一切都无奈,加无奈。恍恍惚惚过了三年之后,我到了北京,成为了北漂一族。开始为第二次创业而探索……(

分享 举报